生育日志:一位女性歷經乳腺癌后懷孕的動人故事
文章導讀
Vogue的生育日記敘述五段克服了不同挑戰,最終踏上為母之路的動人故事。 此篇中 Natasha 分享戰勝了乳腺癌之后的艱辛懷孕歷程。 在將近兩年的治療期后,她的生育力大幅下降, 且僅有 2% 的著床機率—但到頭來,這 2% 就已足夠了
我在 36 歲時被診斷出三陰性乳腺癌。 那時是十一月。 當時的那段感情也因此告終;到了十二月時我被告知需接受六輪化療,接著做乳房腫塊切除。 這是很激進的療法。 大多數乳腺癌和雌性激素與賀爾蒙有關;我得到的三陰性乳腺癌較不常見,且更難治療。 但醫生表示還好發現得早,可用化療對付。
我那時想要冷凍卵子。 第一位咨詢師不同意,他說根據診斷,我越早開始治療越好。 但我相信自己會戰勝病魔。 我需要相信癌癥過后還有下一段人生,一段我可以期待的人生。
于是我換人合作,下一位女性咨詢師同意暫緩治療,讓我剛好可以收集一輪卵子。 最后我冷凍了五個。
六輪化療后,腫瘤大幅縮水,治療團隊們想在切除前再試最后一次。 我要求進行 BRCA1 測試自己的癌癥是否為遺傳—過了七個月后出來了一個肯定的結果。 這個壞消息表示我的病況較容易復發。 同時他們也發現我很可能會誘發卵巢癌。 于是一個禮拜內,本來僅需單邊切除的乳房現在變成雙邊。 醫生表示最安全的作法為一并移除卵巢。 但他們并不想一次進行所有手術,因為我體重大幅流失,對身體負擔太重了。 整個癌癥治療流程花了約一年半時間。
我對術后重建非常積極,且在女性團隊的主動幫助下,整段體驗非常正向。 我做足功課,要求他們保留乳頭,希望剩下的胸部越自然越好。
療程結束后,我 38 歲并再次單身。 我到診所檢查自己的生育能力。 病前以 36 歲女性來說我的狀態良好,但癌癥過后他們說我僅有 2% 的機率懷孕。 我的生育能力折損將近 10 年。
化療前冷凍的那些卵子有 7% 的體外受孕成功機率: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醫生們的意思是情況不樂觀。 我的體內充斥著藥物,需要退一步好好休息。 因此我去度了個假,接著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醫生持續問我要不要切除卵巢,但我還沒準備好放手。 我需要給身體復原的機會,且不想再放棄任何一個器官。 這個決定直到現在還是伴隨著風險。
接著我又開始約會。 39 歲時我遇到了對的對象。 我最愛他的一點是他一開始就坦言想要家庭。 我對他表明自己的狀況,他立刻表示,“沒關系,不一定要自己生,我已經研究過收養手續了。 ”巧合的是,當時我也暗自決定不想讓身體再承受太大壓力,收養也可為一個選項。 我們在三四個月間認識彼此,并墜入愛河。 接著我們決定不做保護措施,一切聽天命。
每三個月我會去驗血,看看有沒有卵巢癌的跡象。 當天賀爾蒙數值爆表,我很擔心是否癌癥又回來了。 但結果是懷孕的緣故,就在我們相遇五個月后。 那次孕事持續了約一個月,然后在我40 歲生日前后不幸流產了。 然而才相遇沒多久就成功受孕這件事,鼓勵我持續嘗試。
八月時我去進行年度癌癥檢查,并告訴醫師我有呼吸困難的情形。 大家都很擔心,并為我安排更進一步的測試,以及更長時間的等待報告期。 第一步為 CT 掃描,接著我去希臘度假,好過在等待期瞎緊張。 回來看報告時,他們說在脊椎處發現病變。 我知道又要大難臨頭了。
接著我做了 MRI 并等待一星期看結果,但又顯示脊椎沒有病變。 鑒于我的 BRCA1 基因,他們想要做全身 PET 掃描檢查任何可能造成呼吸困難的癌細胞。 那時我已經歷人生最長的五個禮拜,擔心受怕患上無法治療的癌癥,還要再一個禮拜才能看報告。 我狀況很糟。
PET 掃描結果揭曉那天,他們說在左邊卵巢看到異狀。 我到對面婦產科做卵巢掃描,那里的醫生說他可以馬上告訴我是否有卵巢癌。 我和男友并肩而坐,內心異常平靜,已做好與癌癥共生的準備。 我媽媽和妹妹則是在外面等。 醫生看向我并說他有兩個消息:“你沒有卵巢癌,而且已經懷孕四周。 ”我們互相擁抱,那位三十出頭,我們毫不相識的醫生也熱淚盈眶。
我猜是在希臘假期時懷孕的,我記得自己非常平靜。 等待第一次掃描時我想:“如果他有心跳,那就是來真的了?!苯Y果果然有心跳,自此以后的整段懷孕過程都非常踏實。
后來咨詢師解釋了 CT 掃描有可能影響胚胎,并增加并發癥風險,但還不到會讓我擔心的程度。 我想我是在懷胎第一個月時做的掃描,影響還不大。 有些人們在最初還不知道自己懷孕時對自己身體做過更夸張的事。
我們決定進行催眠生產。 這符合我在患病時期的養身信念。 在生產方面,我唯一堅持的是不要剖腹,嘗試順產。 我想要體會所有實際的感受。
在切除乳房時,他們問我要不要留下一邊,方便將來親自哺乳。 但我不想要有風險。 我知道自己已不需要他們了。
這幾年的經驗讓我對生命轉逆為勝的機運抱有樂觀態度。 我沒去過互助團體或查看論壇,因為不想被其他人的恐懼影響。 我看過的所有個案都是在癌癥過后喪失生育功能。 因為我染上的癌癥并不是賀爾蒙類型,所以不需借助藥物壓抑雌性激素,被迫進入更年期。 但我選擇留下卵巢也是在冒險。
我的態度是“該發生的就會發生”。 沒有在某段期間一定要懷孕的壓力讓我非常自在。 而現在我還是可成為人母,只是走了條不一樣的路。
(Natasha 的男嬰預產期為 6 月 11 號)
將本文分享到
你可能還會喜歡
- 路易威登推出全新多彩Taurillon Monogram皮革及Monogram Macassar系列
- MICHAEL KORS推出全新2022彩虹膠囊系列
- Roger Vivier 傾情呈現全新 Viv’ Choc 包袋 探索亦真亦幻的萬花筒世界
- Christian Louboutin x Mytheresa 合作推出獨家夏季膠囊系列
- 看到她 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優雅天后
- 這位年輕的“香奈兒女孩”訂婚了,愛情與事業一同收獲
- 把紅毯走成自家后花園的,大概只有這位法國女人了
- AMIRI2022春夏女裝系列 時代觀點的新語種
- 先鋒設計師買手店Machine-A宣布在上海開設全球首家分店
- CHLOé 推出一組 GILLIAN ANDERSON 身著品牌2022 早秋系列的肖像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