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鏡花水月展覽
文章導讀
時尚豈止浮光掠影。真正的天才設計、震撼與美,可以傳世。時裝博大精深,意象迷人回響,來自倫敦、紐約本年度最精彩的兩大時裝藝術展,靜靜展示著這份經久不息的魅力。如果你恰好去這兩個城市,不要錯過這兩個時尚圈的頂級展覽;如果你不去,就在這里一起領略時尚最瑰麗的美。
東方文化與電影的創想——中國:鏡花水月紐約展
除了在倫敦的Alexander McQueen回顧展,即將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的 “中國:鏡花水月”展覽也同樣令人屏息而待。這個以“中國”為主題的時裝藝術展覽,旨在詮釋幾個世紀以來,神秘、凝粹的東方文化與電影催生的藝術創作與想 象。整個展覽將呈現130余件高級時裝和成衣作品,并與中國服飾、書畫、瓷器以及包括電影等藝術作品對照展陳,呈現中國意象的迷人回響。
今年初曾率先在故宮建福宮展出的Tom Ford設計的Yves Saint Laurent 2004秋冬系列晚裝,是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登基時所穿龍袍啟發而創作。
中國“國粹”的西式演繹
從16世紀開始,西方世界就一直對東方神秘未知的紋理和圖案心生向往,時裝設計師也從中得到無限靈感,從Paul Poiret到Christian Dior,從Tom Ford到Roberto Cavalli,他們的設計中不乏由中式意象所延展開的幻想、浪漫和懷舊情懷。
從唐代大書法家張旭的清拓本《肚痛帖》 (上) 中獲得靈感, Dior/" target="_blank">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在1951年設計了“Quiproquo”雞尾酒裙 (下)。
受清晚期大紅緙絲彩繪八團蟒袍(上)啟發由Tom Ford于2004年設計創作的Yves Saint Laurent禮服(下)。
從明代青花瓷器獲取靈感和啟發(上),由Roberto Cavalli設計的中國瓷器紋飾禮服(下),出自Roberto Cavalli 2005秋冬系列。
深愛大紅色的設計師Valentino也從中國清晚期的大紅盤金繡蟒袍(上)涉取靈感,由此創作了出這條紅色晚裝(出自Valentino “Shanghai” 系列,2013)。
華語電影與中式時裝的一脈相承
從邀請王家衛導演擔任展覽藝術總監到展出黃柳霜演出的三四十年代好萊塢電影,不難看出電影藝術在本次展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國電影與西方時裝的如影隨形,也揭示了電影在西方世界了解中國文化過程中的獨特作用。
相似的中國龍圖像在電影《龍女》(1931年)和Ralph Lauren 2005秋冬晚裝系列中的不同呈現。
身穿大紅旗袍的蘇麗珍(張曼玉飾)是那么溫柔婉約(上),而由怪才John Galliano設計的旗袍(出自Dior 1997秋冬系列)卻多了幾分性感與嫵媚(下)。
身為男性的皇帝才配擁有的黃色龍袍,經Tom Ford之手,竟也能變成高貴的女性晚禮服。Tom Ford一生都在追求的女性性感也在那精準修身的剪裁中清晰流露。電影《末代皇帝》劇照(1987年)(上);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 登基時(1908)所穿龍袍啟發而創作的Yves Saint Laurent禮服(由Tom Ford于2004年設計)。
展覽名稱: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中國:鏡花水月)
展覽時間:2015年5月7日至2015年8月16日
展覽地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轉載聲明
本內容系VOGUE時尚網原創或經官方授權編譯轉載,嚴禁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轉載或使用,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將本文分享到
更多關于 “時裝展、倫敦、野性之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裝服飾” 的文章
你可能還會喜歡
- 三個系列,解答你關于時尚聯名的三個終極疑惑
- 把針織開衫穿好看,原來這么簡單
- HOGAN 奢潮亮相 DECENTRALAND 首屆元宇宙時尚周 Untraditional 系列 NFT 作品同步發售
- 時尚街拍攝影師的鏡頭下,隱藏著哪些秘密?
- ANNA HU 高定珠寶 歷屆奧斯卡影后的“ANNA HU珠寶情緣”
- Dolce&Gabbana杜嘉班納明星摩登掠影:第64屆格萊美音樂獎
- 你現在看到的時裝周,是這幾位女性打下的江山
- Vacay Café——在這個烏托邦小村,用咖啡來療愈心情
- 鶯飛草長野餐季,咖啡齊分享 Bacha Coffee——居家隔離必備物品清單
- 同樣是秀“孕肚”,為何有人被夸,有人被罵?